北京教育學院訂購恒泰豐科-70℃高低溫濕熱試驗箱
北京教育學院訂購恒泰豐科-70℃高低溫濕熱試驗箱
北京教育學院成立于1953年,是北京市教委直屬的成人高等師范院校,主要承擔北京市基礎教育、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師與管理干部的本、專科學歷教育及在職培訓。在北京市委、市政府的領導下,北京教育學院始終堅持為首都基礎教育、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務的辦學方向,先后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、黨務工作者、骨干校長和教師,成為首都“人才強教”的“工作母機”和首都教育事業發展的“奠基石”。
北京教育學院內設機構25個,其中黨政管理機構15個,教育教學機構8個(包括教師教育人文學院、教師教育數理學院、校長研修學院、職業教育學院、體育與藝術學院、信息與遠程教育學院、語言與文化學院等7個教學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務“四位一體”的二級學院和圖書館),直屬單位2個(包括《中小學管理》雜志社、《北京教育叢書》辦公室),掛靠單位4個(包括教育部師范司中小學繼續教育工程辦公室、北京市普、職、成教育系統干部培訓中心辦公室、北京教育黨校、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訓中心)。另有學院主辦的5個經濟實體、辦學實體和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。2008年,學院還與北京市西城區政府合作舉辦了北京教育學院附屬中學。
校園風光根據首都教育“內涵發展、人才強教、資源統籌、開放創新”的發展方針,學院確立了“建設首都專業化、綜合化、現代化的基礎教育、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師培訓基地、校長培訓基地和黨建研究中心,建設全國*的校長教師培訓的專門學院”的辦學目標。2007年學院有本專科在校生8727人;2007年,學院參加校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人數年均達到萬余人次,逐步形成“面向全員、傾斜農村、突出骨干、服務急需”的培訓思路。在市委教育工委、市教委的領導與支持下,學院先后開展了“綠色耕耘”農村骨干教師培訓、“春風化雨”初中校長教師培訓、德育隊伍建設行動、課程改革培訓行動、迎奧運“育體、育心、育人”體育教師知識技能培訓、教育信息化培訓、合作培訓行動等81個培訓項目,建立了基礎教育名校長、名教師工作室,投入培訓經費8000余萬元,為首都師資水平與教育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。特別是以“綠色耕耘”、“春風化雨”為標志的校長教師培訓,惠及北京市遠郊區縣農村中小學和城區初中校萬余名校長教師,為促進首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人才強教做出了特殊貢獻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同志三次為“綠色耕耘”行動做出批示,肯定“綠色耕耘方向正確,效果明顯,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”。
學院重視科學研究成果向基礎教育實踐的轉化,結合基礎教育實踐,先后組織出版了《綠色耕耘》叢書、《校長研修》叢書和《學校診斷》叢書等,在全國教師教育領域產生較大影響。近三年來,學院承擔*課題4項,市級課題46項,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的學術專著41部、發表學術論文近600篇。《北京教育學院學報》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,被評為“全國社科學報”、“全國教育學院學報”。《中小學管理》雜志是以基礎教育管理干部為主要讀者的專業性期刊,已創刊二十年,被評為“中國核心期刊”、“華北地區期刊”、“北京市期刊”。
學院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建設,目前設有校園計算機網絡、多媒體技術應用、微格教學、心理咨詢服務、音像教學閱覽、圖書資料信息交流、中學教學法實驗、基礎教育研究等現代化教學、管理和研究系統。建立了“北京市中小學教師網”、“首都校長培訓網”、“遠程教育互動平臺”,以信息網絡和遠程教育為核心,整合資源,初步形成了服務全市的遠程教學系統、信息服務系統和培訓管理系統,開設了一批網絡課程。圖書館藏書50余萬冊,中外期刊1000多種,開通網上全文數據庫及千余件多媒體音像資料。
北京教育學院占地82畝,辦學建筑面積98671.9平方米。固定資產總值達到11126萬元,設備器材達到4萬多件。學院現分為4個校區:總部在西城區德勝門外黃寺大街什坊街2號,語言與文化學院和教師教育數理學院設在西城區西直門外文興街2號,體育與藝術學院設在東城區黃化門街5號,校長研修學院設在東城區鼓樓外大街56號。